珞珞同学:
感恩三人先生让我放下了心里的挂碍,用心念佛,心只在佛号上,体验到观的不同,此时的观不是有意识的看,而是心本能的观,毫不费力,不需要看,却什么都知道,一切念头,景象来去,自在穿流,却毫无挂碍和作意,体会到了什么是穿透,不沾滞,同时感应到日常生活中的状态和这种状态其实是一样的,就是生活和用功其实是相辅相成的,用功时可以更清晰的体会自己的状态。
想起昨天先生让我打印东西,给我了三份文件,结果只需要打两份,他说不打其中的一份我并没有听到,先生气冲冲的过来说你不能认真一点吗?这个不用打,我说这个多打了,放这吧,我继续打其他的。就没有想解释的心,也没解释,继续打了,先生自己走了,我也没有注意,这个事就这样了。就感觉和我体验中的一样一样,好像自己最近就是这样的状态。
在体验中看到那些本来会相续的点,好像自然就这样过了,就像翻书一样直接翻过去了。好像和自己没关系,但又清晰的知道他们自由的来,自在的走,没有一点刻意。同样是观,但以前好像是用“眼”去看,这次体验到其实能看的不是眼,一种全然的信任和交托给佛号,先生,同样是念佛,却让我体验了完全不一样的感受,感恩先生的引领。这是个没有思维的过程,让我想起了心经的观自在菩萨。
三人先生:
心生法生,心止事止,心了缘了。
观的背后没有主体,如果有一个在观的就不是了。
珞珞同学:
嗯这个地方当时好像都没观,就是这样发生的,就好像没入到心里去思维,就是这样去做的,早上才想起这个点。
三人先生:
这就是后天心歇,先天自然启动。
珞珞同学:
我早上在静坐中体验后感觉自己好像就是这么经历的才想起来,感恩先生,明白了。
为增加多角度的参考与学习,我们的快手平台(三人先生),在不断地增加新的有实行的主播。一个问题,不同角度的回答分享,照破死角,启发自我觉知的智慧。大家只要时间允许,可以积极参与、分享、交流学习。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分享,让我们一起在互动学习中成长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