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这么讲,让咱们以修学为主题,并不是说家里那些事不管了,你回家之后该咋面对还咋面对,只不过要通过咱们课堂的引领,学会转换你的心态,而不是要刻意地去改变你生活当中令你烦恼的人和事,那个是整不完的。并不是不管那人,不管那事了,你该咋办咋面对,原来啥样还啥样,尽你的能力做好你自己。但是你会发现,我们要转变的不是现实你要逃离的生活,而是自己的心能够因为视角的转移,更高视角的认知,让我们的心能够得到解脱。
明明还是原来那个事,原来我一看见心就咯噔一下子,心就被触动,心就生烦恼,就会有一股劲儿起来。而现在相同的事情,相同的人,还是那人,那事,还是那种模式的发生,可是我现在再看见,好像没看着一样。当你的内心产生这种质变的时候,你的生活要不发生质变,那个就叫没有天理,因为你的生活就是你心灵的投影。虽然你没有求它变,但你的心已经在这个烦恼处解脱出来了。
我们之所以一个个烦恼接踵而至,永远也解脱不完,就像秋风落叶一样,是因为我们的心没有从那离开。所以你心灵的投影一直都是你心里记挂的内容,挂碍的东西都是你心里储存的东西,你不能从这些东西里解脱出来,你的命运何以解脱?
所以真正的从烦恼当中解困,并不是单纯地去针对烦恼人事一个一个的想办法,动脑筋,托人事关系去解决,那种情况下你会发现,解决完这个还有那个,按下葫芦又起来瓢,人生没完没了,所以那并不是解脱之道,那是凡夫的轮回之道。
真正的解脱是从你的心灵解黏去缚开始。我们的心被生活当中的烦恼人事,乃至一些你认为的快乐、你认为对的、你认为好的黏附住了。解黏去缚不只是解开那些你烦恼的东西,包括你在意的、你贪恋的、你执着的、你在意的,仍然如是。遇到烦恼的,我们不怨恨,不逃避,大胆直面问题的发生,能咋办咋办,爱啥结果啥结果,尽力就好,至少你在面对的当下心没愧。所以烦恼来了不拒,快乐来了不贪,不是不要,而是不贪、不沾、不恋。今天我必须要吃东西,到了吃饭的点儿,窝头来了我就吃窝头,拿白面馒头来了,我吃白面馒头,只要有吃的就比没吃的好。
这块要听明白,解黏去缚是从自己当下的这个心的认知上,能够认知清晰了我们的心,当你被某一个你在意的东西黏缚住的时候,相对应的这就是量子纠缠的理论。“此生故彼生,此有故彼有”。当你在意这个好的时候,你对某一个你认为好,某一个对,某一个正确的在意的这种心念升起的时候,那么这一块必被无常所触碰。你心有偏执,那么你认为不对的、不正的、不好的出现在你生活当中的时候,你的执着就会被触碰,你的心中就会生起烦恼。
我们的烦恼不是从那个不对来,不是从那个不好来,不是从那个不正的地方、不善的地方来,而是从你对善、对正、对好的在意和执着上来。因为好和不好,对和错、正和邪、善和恶,是这个世间的自然产物,它没有这些名相和属性,是我们依照自身的喜好和需求定义的。所以善恶好歹、是非得失都不叫烦恼。
因为我们有了偏执的在意,当你的偏执之心被触碰的时候,你的烦恼就生起了。所有的烦恼都来源于你在意,认为应该这样,我想这样,最终现实的发生没有这样,你认为某人应该怎么对你,而现实的发生某人没有按照你认为应该的那样去对你,烦恼就发生了。咱们先不讨论是不是你应该怎么去对别人的这种视角,这是另外一个话题。
为增加多角度的参考与学习,我们的快手平台(三人先生),在不断地增加新的有实行的主播。一个问题,不同角度的回答分享,照破死角,启发自我觉知的智慧。大家只要时间允许,可以积极参与、分享、交流学习。欢迎大家踊跃参与讨论分享,让我们一起在互动学习中成长。
评论